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戴雪兒 >華夏全球精選成立17年賺20%跑輸基準114%,給基民虧損37億元收取管理費29億 正文

華夏全球精選成立17年賺20%跑輸基準114%,給基民虧損37億元收取管理費29億

2025-07-05 13:16:19 来源:誓天斷發網作者:顾建华 点击:797次
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
3月3日,南方全球精選增設C份額的引發關注,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華夏全球精選人民幣(000041.OF)的長期業績與費用問題也被推至台前。數據顯示,該基金自2007年10月成立以來,17年累計收益率僅為19.74%,大幅跑輸業績基準114.69%,累計虧損37.29億元,卻累計收取管理費28.97億元。這一數據再次將“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”的行業痼疾置於聚光燈下。

長期業績堪憂:跑輸基準114%,累計虧損37億

根據華夏全球精選的利潤表,成立至今,基金累計利潤總額為-37.29億元,僅在2009年、2010年、2012年、2017年等少數年份實現顯著盈利。其中,2009年憑借77.54億元的利潤成為曆史高點,但隨後在2011年、2014年、2018年、2022年等年份均出現超6億元的虧損,尤其是2008年單年巨虧103.79億元,直接拖累長期業績。

從收益率看,基金成立17年累計收益率為19.74%,看似微利,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漲幅高達134.43%(假設基準為MSCI全球指數等主流指數)。這意味著基金跑輸基準超114個百分點,反映出其全球資產配置能力的嚴重不足。即便在2017年、2020年等市場上漲周期中實現盈利,也未能彌補熊市中的巨額虧損。

管理費“旱澇保收”:虧損37億,收費29億

與低迷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夏全球精選持續收取的高額管理費。數據顯示,2007年至今,基金累計收取管理人報酬28.97億元,其中2011年管理費高達3.15億元,同年基金卻虧損33.78億元;2008年基金虧損103.79億元,管理費仍達3.62億元。這一“無論盈虧,費用照收”的模式,令投資者質疑公募基金收費機製的合理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華夏全球精選的管理費規模雖略低於南方全球精選(25.87億vs.28.97億),但其管理費占虧損比例更高(78%),凸顯費用與業績的倒掛問題。投資者在承擔虧損的同時,還需為低效的管理支付成本,進一步削弱了持有體驗。

QDII基金的共同困境:出海易,賺錢難

華夏全球精選的案例並非孤例。作為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,其表現折射出此類產品的普遍挑戰:

市場波動與匯率風險:全球市場波動疊加匯率變動,加劇收益不確定性;

投研能力短板:部分基金管理人缺乏跨境資產配置經驗,擇時與選股能力不足;

費用機製僵化:管理費與規模掛鉤,而非業績,難以激勵管理人提升回報。

盡管華夏全球精選未如南方全球精選般增設C份額,但其長期業績疲軟已引發投資者用腳投票。截至2023年底,基金規模較峰值縮水超80%,反映出市場信心的流失。

投資者啟示:穿透“老牌”光環,聚焦真實回報

華夏全球精選的17年曆程為基民提供重要警示:警惕“曆史久≠業績穩”:老牌基金的光環易掩蓋長期能力缺陷,需動態評估管理團隊;重視費用性價比:高管理費若無法轉化為超額收益,將成為侵蝕回報的黑洞;分散配置,降低單一產品風險:QDII基金波動劇烈,宜作為衛星資產少量配置。

華夏全球精選的困境,是QDII基金“出海十七年,賺錢仍艱難”的縮影。行業若想打破“基金不賺基民虧”的怪圈,需從改革收費模式、提升全球投研能力入手。畢竟,投資者的耐心與信任,經不起又一個17年的試錯。

作者:刘锡明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